首页

加入收藏

您现在的位置 : 首页 > 最新资讯

看完董宇辉的“烤肠理论”,我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(青春期家长必读)

时间:01-29 来源: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:154

看完董宇辉的“烤肠理论”,我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(青春期家长必读)

▎人民酱说:所谓的“叛逆”,说到底,不过是孩子的所作所为和父母期待不同,有自己的坚持罢了。全文3322字丨阅读共需3分钟编辑丨人民酱作者:主创 团·哎呀妈 来源:新东方家庭教育(ID: xdfjtjy)总听说青春期的孩子不好管,一言不合就和父母抬杠,什么昔日的母子情深统统都化为乌有。这下我总算见识到了。就在昨天,见儿子回家早还没到饭点,我就催他先做作业,做完再干别的事。可他怎么也不同意,说要去洗澡,一天到晚穿着校服很闷,整个人臭烘烘影响写作业的状态。听他说的理由,我实在无法理解,打从心里觉得他就是找借口逃避写作业。毕竟他一向不够自觉,明明该学习的时候总说要玩一会儿魔方,拼一会儿乐高,每次被我出面制止,才不情不愿坐在书桌前埋头写。以为这一次和往常一样,说几句就能“改变”他,不料,他竟和我杠起来。“都说我想先洗澡,怎么每次你总要安排我,你说的都是对的,难道我就啥都不对吗?”受不了他这么“怼”我,一时情急骂了他,还想拉老公帮忙教训他,结果他马上开溜,迫不及待想离开事发现场。回想起母子吵架的一幕幕,我满是无力感:什么时候起,孩子变叛逆,不好交流了?世上唯一不变的,就是孩子迟早会“变”看过一个妈妈求助心理专家陈默老师:儿子刚上初一,什么话都不肯听,要他往东他偏往西,还常常一个人关在房间里不出来。交代一些不得不说的事,都能感觉儿子不耐烦,想方设法逃离现场不愿意听下去。看到儿子这么不听话,不服管教,这位妈妈很是焦虑,特别担心儿子交上坏朋友,学坏就不得了。为此陈默老师一针见血指出问题所在:孩子好像也没做什么坏事,只是逆反而已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,大多处于逆反期,他们本能地要长大,长大就是自主决定自己的事。当听到别人对自己发命令,就会觉得是在打压自己的成长。孩子这些“变化”,是必经阶段。仔细想想,的确是这样。儿子小时候特别粘我,整天“妈妈”前“妈妈”后,一有什么好吃的第一时间想到我。幼儿园那会,虽然也调皮捣蛋,但说几句也会听,就算有时候会偷偷背着我搞“小动作”,只要不过分我基本也不管。上小学了,认识的同龄人一多,开始有秘密,不方便和我沟通的话题。那时我没觉得什么,始终把他当成还未长成的小孩看。如今说起来,自己仍旧沿用以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,习惯“一言堂”,总觉得自己是对的,根本没考虑到他长大了,有自己的想法了。难怪我们母子间的冲突越来越多,我走不进他的世界,他也不愿对我敞开心门。一位教育专家说过,如果父母总是坚持自己说的才对,那么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“错”了,无形之中剥夺孩子主动表达的欲望和权利。孩子小时候或许什么都不懂,考虑问题也不如大人全面。但他日渐长大,见识越来越多,不可能永远停留在原地,像过去那样懵懂、顺从。当他变强大、变独立,父母也要做出改变,及时调整、放手、谦卑。孩子的“问题”,和“叛逆”无关前不久董宇辉在直播间的一段视频,给无数青春期父母一次很好的提醒。当时他正和主播鹏鹏老师聊天,说着说着,拿筷子夹起了一根烤肠,问大家:“从你的角度,你看到这是个什么形状?”很多观众看到的,无非是短短、胖胖,普通烤肠的不规则长条状。可站在他身边的鹏鹏老师很快接过话,表示和他身上那块黑色麦连成一个感叹号。总结了观众和鹏鹏老师的结论后,董宇辉老师注视着那段烤肠,意味深长地说:“可从我这看到的,这是圆的。”随后他继续补充说:“你知道我举这个例子什么意思吗?就是我们不要再跟人抬杠了,咱俩立场都不同,看到东西自然不一样,咱俩都是对的,我为什么要说服你,你又何必要说服我。”一根烤肠,一番简短精辟的输出,除了让人敬佩董老师的睿智,也点明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之道,即,角度不同,立场不同,父母不妨多换位思考,用孩子角度看问题。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常常有自己的主见, 这不一定是“极端”、“不可理喻”或“叛逆”。教育专家黑幼龙家的老二立国,从小被老师邻居视为“黑羊”,考零分、调皮捣蛋、惹是生非。但不管别人怎么说老二不好,黑幼龙夫妇始终和孩子同一战线,耐心了解老二内心的真实想法。有一次老二在卖场拿东西没付钱,工作人员坚称他是小偷,可在妈妈的引导下,他说自己就是好奇,因为同学拿东西没被发现,他想试试看。或许这样的理由,很难被接受。但从孩子的角度来说,他没想过偷,假如父母和别人一样,一口咬定他道德有问题,那恐怕就没有后来逆袭成为院长的他了。所谓的“叛逆”,说到底,不过是孩子的所作所为和父母期待不同,有自己的坚持罢了。唯一能去掉他“问题”标签的,是父母的接纳、理解和共情。一个被读懂的孩子,才有机会按着自己的人生轨迹活得自由畅快。孩子不好管,父母千万别“管”家有青春期孩子,父母面对的挑战确实大。但教育博士玛丽·希迪·柯琴卡在《父母、子女与权力斗争》中说:“如果父母能花时间倾听和回应孩子的需求,而不是孤立和拒绝他们的话,孩子们会更愿意和父母亲近。”可见,孩子变了,父母也要做出改变,不妨放下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,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。有了这层认识,我决定从这三个角度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:1、坏情绪来了,按下一个暂停键。坏情绪是亲子关系的死敌,特别是青春期教育中,父母发火,孩子往往更容易“记恨于心”。情绪表达没问题,但不能攻击孩子。如果孩子不服管教,或某些行为极有可能会激怒自己,那么别继续待在孩子旁边。按下一个暂停键,不要发作、不要说话,让自己的情绪缓冲一下。身边一位妈妈就习惯这么做,每次觉察到和孩子有吵架的趋势,立马跟孩子说“打住,妈妈不和你说了”,然后紧急离场。多次的自我调整后,她少了许多冲动伤害孩子的内疚感,更能理性冷静看待孩子的表达。情绪的力量很强大,父母控制得住它,才能保全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不被摧毁和影响。2、学会示弱和服软,“稳”住孩子的心。李玫瑾教授在很多场合下都提醒青春期父母:“十二岁以后,父母要学会示弱。总的来说,就是小时候斗勇,大了就要斗智。”服软示弱,不是任由孩子欺压父母,而是在孩子坚持的事情上,放下自己的权威,蹲下来听听孩子说什么。比如孩子坚持先洗澡再做作业,不妨说一句“我觉得你说得有道理,的确得按你说得来”;又比如他很有自己的主张,可以表个态问问“你说说看是什么意思,可能比我想得更好”。充分接纳孩子、尊重孩子,是建立和孩子之间亲密关系的前提。“稳”住他,而不是靠打压、管束“逼”走他,父母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,和他靠得更近。3、该闭嘴就闭嘴,多说无益。作家麦家亲历过儿子三年“自我封闭”的青春期后,心有余悸。看到儿子紧闭着的房门,他尝试过交流,但都以失败告终,儿子那种由内而外的愤怒,让他倍感无力。这正是青春期孩子父母的真实写照。孩子难懂又难搞,根本不知道自己哪句话得罪他,又有哪个动作让他歇斯底里。最好的“自保”就是闭嘴,唠叨不说,大道理不讲,给孩子安静的空间,耐心等待就好。点到为止、避开锋芒,克制理性地沟通,才是青春期孩子最大的需要。不禁想起简·尼尔森那句名言:“赢得一个十几岁孩子最好的方法,是以和善、坚定、尊重的态度,先和他们站在一边,让孩子在被理解和支撑中得到自尊感和归属感。”其实孩子和父母的冲突,是一种提醒父母要做出改变的信号。调整好,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会进入一个更新更成熟的阶段,而这,也会助力孩子未来的成长。衷心祝愿天下所有父母,都能放平心态,换位思考,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,给予关注和爱。唯有这样,我们才有可能和孩子交心,收获孩子的真心,心连心走到最后。*来源:新东方家庭教育: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,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,分享可吸收、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。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。ID:xdfjtjy*注: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(部分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)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也许你会喜欢【社交】【方法】【真实】【羡慕】添加教育助理个人微信号( dangyang002 )为好友,备注您孩子的年龄或自己的身份,我们将把您加入到相应的群里。共享家庭教育资源福利。欢迎关注人民家庭教育

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,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,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。

标签 : 最新资讯